加入收藏 | 设为澳门新浦新京8466 | 中文 | English
咨询热线: 028-85121781
Nature Communications:发现一种促肿瘤转移作用的circRNA | ||||||||||||||||||||||
[ 来源:转载自网络 发布日期:2023-11-13 09:52:51 责任编辑: 浏览次 ] | ||||||||||||||||||||||
2023年10月28日,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彭勇团队在 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了题为:A circular RNA activated by TGFβ promotes tumor metastasis through enhancing IGF2BP3-mediated PDPN mRNA stability 的研究论文。该研究发现,circITGB6被TGF-β强效诱导,通过增强IGF2BP3介导的PDPN基因的mRNA稳定性,促进上皮间质转化(EMT)和肿瘤转移。 越来越多的证据支撑失调的环状RNA(circRNA)在肿瘤转移中发挥作用。作为一类共价闭合的RNA分子,circRNA由前体mRNA通过反向剪接产生,这在生理条件下受到严格控制。然而,在某些压力下,前体mRNA发生异常剪接,从而导致circRNA生物合成失调。例如,TGF-β刺激通过激活剪接因子Quaking来调节circRNA生物合成,从而改变了circRNA的表达。因此,失调的circRNA通过作为miRNA海绵、蛋白质诱饵或编码小肽来影响癌症的特征。 在这项研究中,研究团队发现,来自ITGB6基因的高度保守的环状RNA——circITGB6 (hsa_circ_0056856),它被TGF-β强有力地诱导,并在人类转移性癌症样本中的表达显著上调,其较高的丰度与结直肠癌(CRC)患者较差的预后密切相关。 此外,circITGB6能够强效诱导上皮间质转化(EMT)过程,并促进多种癌症类型的体内转移。circITGB6的促转移作用主要归因于其与IGF2BP3直接相互作用以稳定PDPN基因的mRNA的能力,PDPN基因编码的Podoplanin(PDPN)了一种关键的效应蛋白,可诱导EMT和转移。重要的是,在体内注射聚乙烯亚胺(PEI)包被的靶向circITGB6的siRNA,可显著抑制小鼠肿瘤的肝转移,并延长其生存时间。 综上,研究结果揭示了TGF-β调控的环状RNA在肿瘤转移中的作用,表明circITGB6是TGF-β的关键效应物,也是癌症治疗的一个潜在靶点。 慎重声明:本文版权归原编辑所有,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,如编辑信息标记有误,请第一时间联系大家修改或删除。 | ||||||||||||||||||||||
下一篇:Nature子刊:揭示肿瘤患者贫血和血小板增多之谜 |
||||||||||||||||||||||
|